南科大公众号
地空系公众号
随着一缕春风袭来
今年特殊的“申请季”接近尾声
同学们也接连收到了心仪的offer
那么
做一名普通的地空系准毕业生是怎样一种体验?
值此毕业季来临之际
地空系特推出“地空之星”特别栏目
看地空系学长学姐们如何迈入名校!
本期嘉宾:
田璐
(2016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GPA:3.73
GRE:321+3.5
TOEFL:100(四项成绩平均分布)
经历:
大三,进入陈晓非院士的研究课题组,负责“国创”项目,认真学习专业课,保证绩点让你能够申请你所中意的大学;
大四,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打杂),参加2019AGU(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混眼熟)。
申请结果
Offer:
莱斯大学(PhD)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PhD+Fellowship)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hD)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Master+Assistantship)
IDEA League - 代尔夫特+苏黎世联邦理工+亚琛理工(双学位Master+半奖)
Waiting List: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Scripps海洋研究所(PhD)
Reject:
MIT-WHOI(joint PhD)
哥伦比亚大学(PhD降录)
在介绍具体经验之前,希望大家能够牢记申请PhD的要义(适用于部分master项目):教授寻找的是最合适(match)他/她或该项目的人选。这句话很常见,而身边的同学仍时常疑惑,“为什么TA这么优秀会被‘全聚德’”,“TA的绩点不高竟然能被XX大学录取,酸了”。这是因为,往往“优秀”并不是录取时的唯一标准。在申请PhD的过程中,了解项目/教授想要的学生,我们才能跳出书面材料,将个人经历转化为“有效伤害”。
我申请了大约十所学校,除两个欧洲的硕士项目外,其余均为美国的PhD项目。硕博混申其实并不一定对立,在欧洲,大部分PhD项目只接受硕士背景的学生,而thesis based master项目学费低廉,加上额外申请到的奖助学金,对于同样想留在学术领域的申请者,不失为一段跳板或缓冲。
十所左右的申请数参考了一些项目的官方数据,本专业的PhD录取率约为10%~20%,在此基础上将选校划分为安全、匹配、梦校三个档次,在各个学校网站寻找 potential advisors。而作为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参考案例,一开始很难定位自己……
华尔街铜牛祝大家offer多多
在套磁的过程中,我逐渐确定了目标。拖延症晚期的我在11月才开始准备套磁,原本目的只是询问教授们的招生、项目计划。恰逢AGU年会在相邻的旧金山召开,教授们大多积极回复邮件,也乐意约在会场面谈,给了我一次绝佳的展示自己、互换想法的机会。回看教授们的态度,top10学校的教授坦白竞争激烈;top20-30学校的教授积极讨论项目;top40-50学校态度真挚、甚至建议更好的去处。
漫长的申请季充满未知,偶尔焦虑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尽早掌握教授们的态度,摆正个人位置,就有了申请时的方向和底气。如今反思自己当时受到悲观情绪影响,选校偏保守,最后甚至出现了保底校overqualified的情况。因此建议大家,保底选项也要筛选自己真正想去的项目,比如一般大学里的知名教授等;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多冲刺几所学校,才不留遗憾。
用数字客观、直接地体现申请者的学习水平。越高越好,但不是全部。重要的是结合成绩单,论证自己在数理基础、编程项目、实践经历等对方重视的方面具备qualified能力,同时反映出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
使用类似托福写作中的方法,确定每段主题句,紧接着列举可以支持观点的例子,例如科研过程中如何化解困难、结果如何、有何体会和收获等。不同项目的文书要求不尽相同,筛选并留下相关性最强的内容。在字数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删除修饰词,只保留句子主干,从而做到精炼、高效地输出。
我的托福(100,口语25)和GRE(不到325)刚刚过线,申请过程并没有因此受到限制。对于Science类PhD项目,个人心中的重要度排序为:GRE语文
面试的目的一般有两层:一是考察(英语)沟通能力、全面了解申请者,二是详细讨论研究经历和感兴趣的项目。我所收到的邀请均为套磁教授单独面试,大致流程是介绍研究经历(需提前准备ppt),简单交换相关的学术看法,对未来项目的计划、感兴趣程度。要注意的是,新的项目一定涉及到目前还没掌握的知识,坦白承认自己还不了解,但乐意学习、保持更新才是真诚好学的表现。最后,要把握住提问的环节。我一般会提出一到两个在阅读教授文献后产生的问题(需充分准备),一个关于选课/stipend/研究生生活的问题(官网上没有的),最后询问招生计划/名额(可以推测出被录取几率)。
作为难以提前见面的国际生,面试是导师与学生互选的最佳机会。我在一次面试中发现导师的研究重点和我原先设想的不同,沟通起来也不太顺畅,于是withdraw这份申请。导师是PhD申请中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再结合学校排名、地理位置、校友去向、距离男/女朋友远近等因素综合考虑,才是对自己未来五年负责任的正确做法。
感谢我的朋友们,在我数月前不知所措时鼓励我坚持、给予我勇气。感谢导师陈晓非院士以及其它地空系老师们,大到搭建学术平台、小至选校建议和文书修改方面的各种帮助。
海外申请这条路充满未知数,惊喜和困难并存,你不得不面对同辈压力、接受各种标准对你的评价。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找到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坚定地走到最后,结果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欢迎加入地空系大家庭!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