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气候变化驱动下华南滑坡风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 由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牵头、南方科技大学和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野外站以梅州丰顺主站为中心,以清远连州、广州黄埔、河源龙川、茂名高州4个站点为辅助,集“产学研用”、“科普教育”于一体,探索解决亚热带气候变化驱动下的山地丘陵生态地质环境灾变与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问题。
为充分发挥“野外站”研究和基地作用,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野外站”本着“开放、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设立2025年开放基金。本开放基金由南方科技大学负责,支持与“野外站”方向相关的研究项目,并鼓励应用基础和交叉学科研究。
1、课题应着眼于推动滑坡灾害治理领域的创新,尤其是在生态与岩土工程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提出与验证,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滑坡灾害研究。跨学科合作尤为重要,生态学、岩土工程学、气候变化科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为解决复杂的滑坡灾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2、研究应充分考虑华南地区及类似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分析滑坡灾害的特殊性和防治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同时,研究成果应注重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最终可为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及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成果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3、大数据、遥感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可以提高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的精准度和响应效率,因此,研究应充分利用这些新兴技术来加强监测和预测能力。精准的长期监测和风险评估将为滑坡灾害的治理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4、在治理过程中,生态修复和绿色治理技术应得到充分重视,避免单纯依赖硬质工程方案,推动绿色可持续的治理策略。同时,考虑到气候变化对滑坡发生和演化的潜在影响,研究应关注气候适应性,确保所提出的技术和治理方案具有长期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5、滑坡灾害治理的研究成果应致力于完善滑坡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构建快速响应的技术体系,以提升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研究应加强公众对滑坡风险的认知,促进公众参与风险管理,提高社会整体的灾害应对能力。
6、课题应注重研究成果的长期跟踪与评估,确保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层面,研究成果应为政府在滑坡灾害防治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与优化,确保治理工作具有可持续性。
本年度共设立3项开放基金。
开放基金1题目为“滑坡灾害生态-岩土协同治理技术”,结合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生态修复与岩土工程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探索生态修复技术与岩土工程手段的协同应用,研究两者在滑坡灾害治理中的相互作用和最佳结合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滑坡区域的实地调查,优化治理方案,增强滑坡防治的长期效果与可持续性。
2、滑坡灾后生态恢复与灾后重建技术研究
研究滑坡灾后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结合岩土加固与植被恢复等手段,提出灾后重建过程中生态与人居环境并行恢复的策略。注重灾后恢复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3、绿色技术在滑坡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探讨绿色环保技术和低碳材料在滑坡防治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如何在保证滑坡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可持续的灾害治理技术的实施。
4、滑坡灾害治理中的多层次生态-岩土协同策略
基于不同区域和地质条件,研究多层次的生态与岩土技术结合模式,提出适应不同类型滑坡的治理策略,促进生态系统和岩土结构的相互协调,增强滑坡防治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开放基金2题目为“气候变化驱动下华南滑坡形成和演化机理”,结合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气候变化对华南地区滑坡发生机制的影响研究
研究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量、温度波动等因素对华南滑坡发生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气候变化如何改变降水模式、土壤水分及岩土层特性,从而影响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2、滑坡发生与气候变化互动模型的构建
基于气候变化对滑坡影响的理论研究,构建气候变化驱动下的滑坡形成与演化过程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大数据分析,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与滑坡灾害的相互关系,预测未来趋势。
3、气候变化对华南地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
研究气候变化驱动下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预测方法,开发集成气候因子、地质特征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为华南地区的滑坡预警系统和灾害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4、华南地区滑坡灾害的气候适应性治理技术
针对气候变化对滑坡灾害的推动作用,研究华南地区的气候适应性治理技术,包括生态修复、岩土加固及防护工程等,提出具有地区特色的综合治理方案。
开放基金3题目为“野外站滑坡风险预警与调控技术”,结合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野外滑坡监测与实时预警系统开发
研究基于多源数据(如地质、气象、遥感数据等)的滑坡监测系统,开发实时预警模型,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无人机等手段对滑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为野外站点提供及时有效的预警信息。
2、滑坡风险评估与预测模型的精确化
提高滑坡风险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结合地质条件、降水模式、温度变化等因素,研究更为精细的滑坡风险预测方法。利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手段,提高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3、滑坡灾害应急响应与动态调控技术研究
探索滑坡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机制与动态调控技术,研究如何在滑坡发生前后采取有效的调控手段,如土壤加固、植被恢复、道路与设施保护等,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4、滑坡风险预警系统的多层次集成与智能化升级
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滑坡风险预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数据集成与云计算技术,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滑坡风险预警与调控系统,实现精确预测与智能调控。
5、滑坡监测技术与野外站点适应性研究
针对不同野外站点的特殊性(如地形、气候、土壤等),研究适用于各种环境的滑坡监测与风险预警技术,探索如何根据局部条件优化传感器布设、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确保技术在野外站点的高效运作。
1、本年度资助开放基金课题3项,总经费为20万元,每项经费分别为8万元、6万元、6万元。研究周期自任务书下达起于2025年12月1日前完成;
2、经费分两批拨付,任务书下达时拨付第一批经费,比例为总经费50%;课题结题验收通过后拨付第二批经费,比例为总经费50%。没有按期完成时,将酌情返纳逾期违约金(1‰/天);
3、申请人必须认真填写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见附件2),非标准格式的申请不予受理。申请书要求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在近期可取得一定进展;
4、请申报人于2025年7月13日前将单位盖章的电子版申请书发送到以下邮箱: chenkj@sustech.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2025开放基金(基金题目)-姓名-单位。
自然资源部气候变化驱动下华南滑坡
风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5年06月19日
---南方科技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